天然气产业三大难题简析
[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0/4/25   ]

  目前我国天然气产业还面临着三个更为现实、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这就是——   

  下游该不该无条件承受进口高气价   

  2008年,中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为3.8%。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目标,这个数字在2010年将达到5.3%。今后10年是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天然气需求量年均增长量将超过100亿立方米。为满足国内天然气市场需求,从2006年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运营开始,中国开始了大规模进口天然气的时代。2008年,传奇私服国内天然气总产量为775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44亿立方米,约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5.57%。2009年11月,国内“气荒”导致液化天然气紧急进口。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进口液化天然气由10月的433946吨增至588439吨,同比增长近35%。

  出于对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态势的积极判断,近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大石油公司在天然气业务上投资巨大,与国外签署了多项天然气进口合同。其中,中国海油广东大鹏、福建莆田、上海等3个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落实的气源,因签约比较早而价格低廉。随着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天然气供需偏紧,天然气价格开始走高。到了油价飙升的2008年,天然气的长期合同和现货价格都达到近年的峰值。而这一年中,中石油和中国海油都签署了几项重要的长协合同。

  然而,随着2009年以来国际天然气市场供需关系的整体变化,天然气价格大幅回落,中国的天然气进口陷入尴尬:早先签署的卡塔尔、澳大利亚高更等气源价格比现在的国际市场现货价格都高太多,下游用户失去履行合同的动力。去年卡塔尔天然气在南方市场遭到拒绝,就是矛盾显现的开始。

  国际能源机构(IEA)称,未来几年,全球天然气供应将会过剩。这将对亚太地区天然气市场结构和天然气定价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分析人士称,这至少表明中国签署天然气进口的合同“踏错了时点”(这与两年前中国企业大量进口硫黄的情况有相似之处)。尽管从中长期看国内天然气肯定是紧缺的,国际能源价格可能也看涨,但未来几年中国这个新兴市场的价格可能“恰好”是偏高的。

  一位中石油的相关人士无奈地表示:“谁能预料到2008年能源产品价格有那样的走势!中国天然气如此紧缺,为了满足需求必须加快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建设和气源的落实。谁都想买在低点上,谈判都很艰苦。如果今天国际气价还在上涨,大家还会庆幸当初买得早、买得对。”

  参与进口谈判的人士认为,三大石油公司进口天然气除了出于产业发展的战略考虑外,还是一种商业行为。既然是商业行为,就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因此,无论是三大石油公司还是下游用户都应该承担风险。

  但国内不同意见认为,过去三大石油公司签下什么价格,都可以转移给下游用户。价格风险更多地由没有议价能力的下游用户来埋单。这不公平。因为天然气进口是个垄断行业,用户没有选择权。

  民营企业能不能参与投资管网建设

  去年11月以来“气荒”的出现,还折射出全国性天然气管网和接收站等硬件设施的规划出了问题。

  硬件建设投入巨大是能源行业的普遍特点,发展初期的中国天然气产业更是如此。除了下游城市燃气业务外,无论是上游天然气开发、中游长输管道建设和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都是由三大石油公司垄断建设和运营。外资曾有意参股西气东输一线,后也撤出。而民营资本的踪迹更是难觅。

  分析人士指出,三大石油公司独立发展管道和接收站,有利于提高积极性、各自发展自己的区域市场。不过,因此而带来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各自为战可能导致重复建设或者考虑不全面。规避建设中投资过大而回报相对较低的环节,比如储气库的建设成为短板。其次,天然气毕竟不是三大石油公司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他们会根据自身当年主营业务的业绩、现金流等情况调整对天然气业务的投资,控制开发进度。再次,三大石油公司对上游和中游的过度垄断,对原本放开的下游市场造成打压。

  特别突出的表现是,三大石油公司在沿海已经规划了十几个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北至大连,南至海南,几乎沿海各省市无一例外,仅在广东就有5个项目已建、在建或规划中。三大石油公司各自独立规划,独立海外找气,独立为气源寻找下游用户、建设相关管网,一些地区出现重叠。中石化2003年就开始在山东省布局天然气管网,而今年9月中石油又开始布局山东天然气管网。另外,中国海油还将渤海一些油田的产气输往烟台、威海等城市。

  其实在近年来的全国和地方两会上,就有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此提出看法。一是由国家统一规划全国性天然气管网和接收站,然后按照轻重缓急实施项目招标,避免各自为战和重复建设。二是应当允许包括地方、民营资本甚至外资都可以进来,打破垄断,激活市场。

  要不要继续发展天然气化工

  2007年国家发改委颁布实施的《天然气利用政策》明确规定,鼓励优先发展城市燃气,限制化工用气,禁止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禁止在大型煤炭基地所在地区建设基荷燃气发电站;禁止以大、中型气田所产天然气为原料建设液化天然气项目。政策还通过提高工业气价抑制工业用气的需求,降低天然气在化工、工业燃料和发电领域的消费比重,促进能源的综合清洁化利用。

  但拥有天然气的地方政府显然对这一用词含糊、伸缩度大的产业政策不以为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天然气主产区,政策引导似乎并不能阻止上天然气化工项目的冲动。四川省政府去年10月出台了《四川省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2009-2011年)》,明确提出将以天然气化工和石油化工为龙头,投入资金约825亿元实施项目137个,建设全国最大的天然气化工产业基地。而内蒙古乌审旗则利用苏里格整装气田的资源优势,力争在“十一五”末建成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中国西北部最大的天然气化工基地。

  这其中的利益格局十分明显。国家抑制天然气化工是出于对能源产业利用和天然气紧缺的综合考虑。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将天然气外输并不会带来很多的收益。就近发展化工产业却能为当地贡献盈利、解决就业、拉动GDP,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因此这种冲动难以遏制。

  “有的新项目连气源都没有着落就敢开工建设,真不知建成后如果拿不到气怎么办。”一位中石油的相关人士为此表示担忧。

  这并非杞人忧天。据悉,截至到去年上半年,川渝两地6家大化肥企业及38家中小化肥企业大都进行了扩能改造,用气能力增加了25%。同时,各地还招商引资新建合成氨项目。2009年正在建设的有建峰厂45万吨/年合成氨、中化涪陵化工新建20万吨/年合成氨、达州新建30万吨/年合成氨等项目。这些项目大多未落实气源,一旦建成将给供气企业带来压力。如果供气不足影响运行负荷,经济性将大打折扣。

  因为气量供应不足,2009年上半年不少气头化工企业已经因“缺气”而短时间停产。云天化停产近1个月,泸天化也停产检修约2个月,赤天化停产长达74天。

  这似乎又回到了一个老问题上:天然气化工不该发展?如果不发展,国家只需对化工用气价格不再优惠,天然气化工很快就会陷入绝境,自生自灭。但这样一来,一条经过60年发展建立起来、具有良好前景的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将会很快夭折,其代价不可估量。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国家必须尽快做出明确的权衡。

 上一篇文章: 石油巨头业务“转型”? 天然气备受青睐
 下一篇文章: 推进非开挖技术应用 加快天然气发展步伐
顶部】【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信息
  中石油最大炼化项目事… 
  教育考试制度改革方案… 
  外交部回应核弹头数量… 
  神十本月中旬择机发射… 
  李克强应约同欧盟委员… 
  6000家机构承诺不接受… 
  广西将正式施行艾滋病… 
  北京人力社保局:建议…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如果您需要我请点我... QQ:630654366
返回首页联系我们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服务回到顶部
皖ICP备05013160号
网络实名:燃气表网 通用网址:燃气表网
服务电话:0551-3448670 传真:0551-3448670 手机:13966768269 E-mail:gmeter@126.com
(C)版权所有:燃气表网 网址:www.gmeter.cn  www.gmeter.com.cn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