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8日开始,入汛以来最大范围的强降雨天气袭击长江沿线10省市。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持续上涨,三峡水库水位也有所上升,鄱阳湖湖区及昌江、乐安河出现超警戒洪水。最新天气预报称,未来三天,长江中下游地区仍有强降水。
来自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的最新统计显示,此轮强降雨已造成长江沿线的湖南、湖北、江西、浙江、重庆等10省市1492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9人。记者从国家防总了解到,目前,湖南、江西、安徽、贵州、浙江先后提高防汛应急响应级别,提前转移群众62万人,全力做好防汛抗洪各项工作。
今天南方还有大暴雨
中央气象台于11日早上发布暴雨橙色预警。11日8时至12日8时,贵州东部和南部、重庆东南部、湖南北部、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江西西北部、浙江西北部、上海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贵州东南部、湖南西北部、湖北东部、安徽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部地区有特大暴雨。
国家防总11日召开防汛会商会,分析研判长江、太湖和淮河流域灾情。
目前,国家防总派出的8个工作组仍在长江沿线和青海省的防汛一线,指导、协助地方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强调,要把长江、淮河、太湖及鄱阳湖、洞庭湖等大江大河大湖的安全度汛作为这次强降雨过程防汛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加强三峡水库等水利控制性工程的科学调度,切实发挥水利工程的防洪减灾作用。
长江中下游水位上涨
记者11日从长江委水文局了解到,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持续上涨,三峡水库水位也有所上升。
监测显示,10日8时至11日8时,洞庭湖澧水有暴雨、局部大暴雨,清江、宜汉区间、鄂东北有大到暴雨,乌江、三峡区间、长江中下游继续出现大雨、局部暴雨天气,岷沱江、屏寸区间、汉江有小雨,汉江下游局部出现大到暴雨。
与此同时,鄱阳湖湖区及昌江、乐安河出现超警戒洪水,其中湖区星子、都昌站水位已分别涨至19.41米、19.23米,分别超出警戒线0.41米、0.23米。昌江渡峰坑站11日零时出现29.45米的洪峰水位,比警戒水位高出近1米,相应流量达到每秒3.6万立方米。乐安河虎山站在10日13时出现洪峰水位,到11日8时水位仍在警戒水位之上。
三峡一天拦洪4.5亿
今年长江入汛以来的首次洪峰11日凌晨到达三峡大坝。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实测结果显示,上午此次洪峰的最大流量达每秒38500立方米,为今年三峡最大入库流量。
截至11日12时,三峡大坝由于拦蓄洪水,坝前水位已由10日12时的145.91米提升至146.78米。据初步测算,这一天时间,三峡工程为减轻长江中下游防汛压力拦蓄了约4.5亿立方米的洪水。
由于近期长江上游连续强降雨,10日上午,三峡入库和出库流量均突破每秒30000立方米,入库流量达到每秒36000立方米。根据长江防总最新的调度令,自10日12时起,三峡大坝出库流量控制在每秒32000立方米秒以内,发挥防洪拦蓄作用。
两水库控制险情
据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11日通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湖北红安、枝江两处小型水库9日先后出现险情。在红安出现险情的是建成于1975年的永佳河镇大屋冲小1型水库。水库坝顶高程109米,总库容142万立方米,出险时蓄水88万立方米。7月8日该县持续14小时的强降雨引发山洪,进入过坝渠。该库专管人员7月9日6时发现过坝渠下坎坡脱坡,面积200平方米。目前水库过坝渠下坎脱坡得以恢复,红安县防汛部门已派出专班在出险处24小时值守观察。
在枝江市出现险情的是建于1958年的枝江市安福寺镇野鸭湾小2型水库,水库坝顶高程122.35米,总库容28.1万立方米,出险时蓄水19.9万立方米。受7月8日至9日暴雨袭击,水库水位迅速上涨。该库专管人员在7月9日9时巡坝时,发现大坝下游坡117.35米高程处,出现面积约50平方米的散浸。枝江市通过采取迅速降低水库水位、对原导渗沟翻挖、扩挖溢洪道等措施,使溢洪道堰顶高程下降1米,加快了水库水位下降,险情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