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时隔三年首度加息 通胀如未抑制或将再加息
[ 来源:新京报    更新时间:2010/10/20   ]

    本报讯 (记者苏曼丽)时隔34个月,央行再次加息。中国人民银行昨天宣布,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这也是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首次加息。

  根据此次加息方案,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除活期存款利率未调整外,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均相应调整。

  由于中国是主要商品消费国的缘故,商品市场对中国央行加息举措的反应为普遍走软。在昨日央行宣布加息时候,国际商品市场期铜价格下跌1.6%,黄金期货价格下跌1%,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6%,至每桶82美元以下。

  此次是央行时隔3年后的首度加息。央行最近一次加息是在2007年12月,2007年为应对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央行曾先后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08年9月份起,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央行又开启了降息空间,5次下调贷款利率,4次下调存款利率。

  释疑

  1、为何此时加息?

  加息主要为抑制通货膨胀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今日统计局将公布前三季度的系列经济数据,前两个月的CPI都超过了3%,而且最近食品、粮食等价格不断上涨更是加重了CPI上涨的预期,9月份的CPI很可能继续高涨,负利率将进一步扩大。央行选择此时加息表明对通货膨胀的担心。目前,央行已经将控制通货膨胀放在首要位置。

  中国社科院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认为,中国实际的通货膨胀压力比CPI反映的大很多,由于货币的超发导致资产泡沫膨胀,进一步推动以农产品为首的商品价格上涨。而房地产的泡沫也是加息的重要原因之一。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也表示,对当前通胀压力的担忧是央行选择此时加息的重要原因。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王黔指出,近期CPI高企以及房地产价格回升已经初见端倪,此次加息是央行释放出管理通胀预期的信号。

  2、刺激政策是否退出?

  宏观调控政策可能转折

  庄健认为,央行加息是退出自2008年以来开始的刺激计划最为清晰的信号,也表明管理层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担忧已经逐渐减少,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大为降低。但庄健同时指出,刺激计划不会一次性地退出,将会选择渐渐淡出,财政政策方面原计划的投资仍将继续,货币政策则相对灵活变动。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师周浩认为,加息之前,央行已经开始逐步允许人民币加速升值步伐,这也意味着“双重紧缩”的货币政策开始实施。

  经济学家韩志国则表示,央行此次加息标志着三年来宏观货币政策的转折性变化。虽然负利率的状态还没有完全改变,但这是向正确的货币政策方向迈出的第一步,也表明中国开始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

  3、加息是否还将继续?

  通胀如未抑制或将再加息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师周浩表示,中国国内的通胀预期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通胀压力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中国也因此面临着多次加息的可能,并以此来逐步缓解目前较高的通胀预期。

  刘煜辉也表示,加息是央行政策转向的一个信号,如果通货膨胀仍得不到控制,不排除央行将继续加息。

  不过,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王黔指出,中国的加息空间还将受到美国货币政策的限制。摩根大通认为,美联储继续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限制中国进一步加息的空间,预计央行在接下来几个月将保持利率不变,并观察紧缩措施在房地产行业的影响,预计下一次加息将在2011年第二季度。

 上一篇文章: 十七届五中全会今闭幕 中国未来五年走向引关注
 下一篇文章: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驳日本外相“歇斯底里”论
顶部】【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信息
  中石油最大炼化项目事… 
  教育考试制度改革方案… 
  外交部回应核弹头数量… 
  神十本月中旬择机发射… 
  李克强应约同欧盟委员… 
  6000家机构承诺不接受… 
  广西将正式施行艾滋病… 
  北京人力社保局:建议…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如果您需要我请点我... QQ:630654366
返回首页联系我们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服务回到顶部
皖ICP备05013160号
网络实名:燃气表网 通用网址:燃气表网
服务电话:0551-3448670 传真:0551-3448670 手机:13966768269 E-mail:gmeter@126.com
(C)版权所有:燃气表网 网址:www.gmeter.cn  www.gmeter.com.cn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