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拟“环中国”访亚洲 对华政策存对立两派
[ 来源:华西都市报    更新时间:2010/10/22   ]

    11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开始他的新一轮亚洲之旅,此行他将访问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环绕中国一圈,但北京并不在他的行程单上。美国保守派媒体《华盛顿时报》刊登专栏文章据此声称,奥巴马政府内部对华分歧的两派“竞赛”终于分出胜负:前两年主导对华关系的所谓“磕头派”逐渐失势,由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领衔的对华“失望派”,将左右未来两年中美关系。

  “最近,美国对华关系战略调整趋势已很明朗,无非是从外部进行牵制,军事上采取围堵政策,经济上寻找机会遏制中国发展。事实上,无论‘磕头’还是‘失望’,他们本身都服从于美国国家战略,只是在政策层面略有不同而已,”上海政法学院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郭学堂告诉记者,“中国并不能寄希望于‘磕头派’重新得势,中美关系本身还需要几次大的战略较量才能明确下来。”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副所长倪峰则认为,“对华决策是否真由这么两个小团体决定,有待商榷。但有一点需要指出,奥巴马此次亚洲之行计划早已确定,其中赴韩国参加G20峰会和在日本参加APEC峰会期间,都不排除中美元首会晤的可能性,因此奥巴马‘绕中’之行的提法并不准确。”

  “失望派”掌握话语权

  上述专栏文章的作者比尔·格茨是《华盛顿时报》的首席军事记者,也是“中国威胁论”的积极鼓吹者,其专栏“五角圈内”以披露华府不为人知的决策过程著称。格茨耸人听闻地声称,奥巴马第一任期前两年的对华政策一直存在互相对立的两派,双方斗争极为隐秘,极少为公众所知,只能从两派头面人物的只言片语方能知晓一二。奥巴马上任伊始,美国决策层认为,需要同中国在国家安全、外交、政治、经济和贸易等方方面面打交道,于是主张对华安抚、妥协的这一派逐渐得势。正因为这些人强调不要刺激中国,于是他们被一些对中国别有用心的人称为“磕头派”。据称其领衔人物是曾提出中美“战略再保证”概念的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此外还有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主任贝德,及其副主任、中国问题专家麦艾文。

  美国驻华大使馆也被指站在“磕头派”一边,认为美国各项政策都应避免激怒中国。格茨写道,“‘磕头派’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遭遇中国浇来的第一盆凉水,随后在伊核制裁、朝核谈判、人民币汇率以及其他经济贸易问题上,中美相互较量。2009年底,在奥巴马总统访华后,一些美国高级官员就得出结论:对华接触政策完全无用。而斯坦伯格提出中美“战略再保证”概念也受到冷落,并没有如2005年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提出的“利益攸关方”那样流传开来。“磕头派”在美国政府内失去对华政策主导权,由希拉里为首的对华“失望派”掌握了话语权。

  “失望派”拉拢盖茨等人

  格茨称,希拉里在今年8月越南河内东盟地区论坛上,宣称“南海的自由通行是美国的国家利益”,这番言论在“磕头”派眼中是绝对刺激中国,而在“失望”派眼里却是对华关系新动向的信号。这一派中包括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帕内塔,美国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以及美国国防部主管亚太安全事务的助理部长葛瑞格森。据称,“磕头”派和“失望”派还在努力拉拢其他人加入阵营,目前奥巴马和副总统拜登都被两派排除在对华决策层外,而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倒是两派极力争取的对象。格茨认为,盖茨此前一直深陷阿富汗政策泥沼,但他也曾暗批美国近年来对华政策不够“强硬”。

  对于格茨的这些报道,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哈默称:总统只有“一个”对华政策。“总统和他的高级顾问都敏锐地察觉到,寻求与中国的建设性合作关系过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而这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他说,“没有什么相互对立的阵营,我们都是一个团队的。”

 

 上一篇文章: 阶梯电价征求意见结束 第一档电量各地自定
 下一篇文章: 马朝旭: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不存在所谓“密约”
顶部】【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信息
  中石油最大炼化项目事… 
  教育考试制度改革方案… 
  外交部回应核弹头数量… 
  神十本月中旬择机发射… 
  李克强应约同欧盟委员… 
  6000家机构承诺不接受… 
  广西将正式施行艾滋病… 
  北京人力社保局:建议…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如果您需要我请点我... QQ:630654366
返回首页联系我们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服务回到顶部
皖ICP备05013160号
网络实名:燃气表网 通用网址:燃气表网
服务电话:0551-3448670 传真:0551-3448670 手机:13966768269 E-mail:gmeter@126.com
(C)版权所有:燃气表网 网址:www.gmeter.cn  www.gmeter.com.cn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