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因私可查他人户籍信息 需经同意限北京地区
[ 来源:新京报    更新时间:2010/11/16   ]

    本报讯 (记者甘浩)个人能去公安机关查询别人的人口户籍信息吗?答案是可以,但前提是对方要同意,且只能查询北京本市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的登记住址。

  近日,北京市公安局印发了对外提供查询人口信息户籍服务工作规范(试行),对各类查询人口信息户籍工作进行了规范。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公民因私查询他人人口户籍信息的相关规定。

  《规范》规定,各分县局户籍大厅、户籍派出所负责受理对外提供查询人口信息户籍服务工作。公民个人因私寻亲访友查询时,必须征得被查询人同意后,警方才能向查询人提供被查询人的户籍地址、暂住地址或联系方式。

  警方表示,需要被查询人同意才提供相关信息,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公民个人隐私。在个人申请查询时,查询人必须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证明,同时填写《人口信息查询申请表》,保证不会泄露他人个人信息隐私等。

  “这些查询都是免费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市公安机关提供的查询服务,其查询对象只能是本市户籍人口和在本市办理过暂住证的暂住人口。最终的查询结果,警方可口头告知或以纸质形式对外提供,不得对外提供任何电子文档。

  查绚范围

  (一)国家机关、部队等党政机关因“政审”等工作需要,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因公务需要,查询人口住址信息,可提供常住户籍登记地址或暂住地址,其他信息一律不得对外提供。

  (二)公、检、法及纪检监察部门因调查、办案工作需要。

  (三)公民个人因私寻亲访友查询的。

  (四)公民需要查询新生儿姓名重名情况。

  (五)律师事务所因承办法律事务查询,可提供姓名、性别、年龄、户籍地址、民族、身份证号码、文化程度等内容。

  (六)政府职能部门因社会管理工作需要,查询本辖区人口统计数字信息的,经上级人口管理部门批准,可以提供相关统计数字。

  政策争议

  如何判别查询不牟“利”?

  针对第一种情况,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可查询公民户籍信息,北京市长歌律师事务所刘亚军律师认为,公民的户籍信息属于个人隐私范畴,目前我国对公民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北京市公安局的规定,不仅起不到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的积极作用,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与公民同属平等民事主体的企业、事业单位,公安机关如何判断其“公务”的性质?如何判断其不是为了经济利益或其他目的来查询公民个人信息?

  他认为,国家公权力机关为了社会管理的需要,对公民个人信息的查询尚且需要设置一定的条件,并且要有相应的保证不被泄露的措施,平等主体之间,不应赋予如此权利。尤其在相关法律尚不完善的前提下。

 上一篇文章: 法国居民楼发生火灾7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下一篇文章: 据称近期可能出台“组合拳”控制价格过快上涨
顶部】【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信息
  中石油最大炼化项目事… 
  教育考试制度改革方案… 
  外交部回应核弹头数量… 
  神十本月中旬择机发射… 
  李克强应约同欧盟委员… 
  6000家机构承诺不接受… 
  广西将正式施行艾滋病… 
  北京人力社保局:建议…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如果您需要我请点我... QQ:630654366
返回首页联系我们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服务回到顶部
皖ICP备05013160号
网络实名:燃气表网 通用网址:燃气表网
服务电话:0551-3448670 传真:0551-3448670 手机:13966768269 E-mail:gmeter@126.com
(C)版权所有:燃气表网 网址:www.gmeter.cn  www.gmeter.com.cn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