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结冰,电线覆冰,供应短缺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记忆还未模糊;2011年元旦刚过,我国南方多个省份就遭遇了雨雪冰冻灾害。春运在即,今年会否重现2008年罕见的冻灾?中国气象局专家昨天表示,重现的可能性较小,然而南方部分地区1、2月份仍将受到阶段性冰冻灾害的影响。吸取了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的前车之鉴,多省市从动辄封闭高速路,改为多种措施并行,保证凝冻期间高速路能够低速安全运行。
预测
川渝贵湘未来两月有阶段性冻灾
新年伊始,贵州、湖南等地出现大范围的低温冻雨、降雪或雨夹雪天气,气温跌至0℃以下。“这是入冬以来南方地区首次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国气象局专家表示。自1月1日早晨贵州中部首先遭遇冻雨开始,到2日早晨,冻雨范围达到最大,贵州70个县市区、湖南65个县市和重庆东南部均出现冻雨天气。3日至4日,除了贵州大部外,湖南南部和广西东北部也陆续出现小范围的冻雨。
中央气象台昨晨继续发布冰冻黄色预警,同时发出预报,预计未来一周,贵州、湖南西部和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将间歇性出现冻雨。
此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范围较集中,主要对贵州、湖南、重庆影响较大。“预计未来受印度半岛及南海水汽输送限制,冰冻天气并不会继续向我国东部地区扩张。”中央气象台专家说,冷暖空气交汇可能导致2011年1月至2月四川东部、重庆、贵州、湖南等地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对比
重现2008雨雪冰冻灾害可能性小
说起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让大家记忆犹新的是2008年初中国南方遭遇的那一场罕见灾害。会否重现2008年初的光景?中国气象局专家详解了两次灾害的不同之处虽然冷空气强度相近,但2008年水汽充足持续,冷空气被阻滞在南方,所以天气持续异常;今年的水汽条件则大大减弱,且冷空气没有阻挡。综合结论是:重现2008的可能性不大。
气象专家说,2008年1月南方罕见大范围冻灾与多个大气环流系统的组合异常有关,持续的冷空气活动和持续的水汽输送在南方反复交汇,冷空气条件和水汽条件的有利配合是造成持续性异常的主要原因。
但与2008年相似的是,印度洋暖湿空气有利于沿西南路径向我国输送,为南方雨雪提供水汽,不过2010/2011年冬季的水汽来源与2008年1月相比要明显偏弱,加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弱的特征,不利于北方冷空气和南方暖湿气流在我国南方长期汇合。
所以,今年发生类似2008年1月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异常事件的可能性较小。“从目前气象资料来看,今年影响范围没有2008年大,强度不如2008年重,持续时间也不长。”中央气象台专家判断。
今年 2008年
冻雨为主,降雪量小 除冻雨外还有大范围降雪,积雪最深达30厘米1月10日开始
尚未结束 持续了20多天
利于融化冰层 持续低温
应对
国人冻灾经验逐渐丰富
中国人应对雨雪冰冻灾害的经验逐渐丰富。气象预警更利索了《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便是在2008年之后应运而生的。此次南方冻灾中,1月1日起中央气象台共发布了5期冰冻预警,贵州、湖南气象部门通过电视、手机短信、电台、网站、报纸及时发布了低温冰冻灾害预警。贵州、湖南省气象局分别启动了气象灾害预警二级、三级应急响应,当地政府根据预警信息及时启动了应急处置、应急响应。
在交通监管措施上,高速公路不再是一发生天气异常就直接封路,而是采取限时、限量、限速等方法疏导,到万不得已才封路。另外,今年也没太断电,据媒体报道,此次贵州没有一个县城因为这次冻雨而断电。
解析
贵州冻雨有“地方特色”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在接受采访时形容:冻雨的产生原因像“夹心糖”,中间是暖湿气流,上下是冷空气,形成冻雨;但贵州冻雨有“地方特色”,没有中间夹心的暖层照样下冻雨,因为贵州海拔较高。
杨贵名说,贵州、湖南西部等山区出现冻雨是当地冬季的特色。特色一是海拔高度,贵州的海拔高度多在1000米以上,冷空气侵入后起主导作用;特色二是纬度,这一位置刚好是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汇的地段。所以,贵州冻雨的产生带有地方特色。
杨贵名说,贵州的冻雨年年有,2008年的冻雨是贵州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今年的范围也较大。
晨报记者 王海亮
本市·旅游
京城国内游
“不惧冰冻”
晨报讯(记者 吴亭)尽管南方冰雪灾害肆虐,但由于江西、湖南、重庆、四川等地冬季并非京城国内游的热线,因此冰冻对旅游暂未造成太大影响。
春节是冬季国内游的出游高峰,因此春节前包括元旦选择出游的市民并不多。神州国旅市场部经理郭玲梅表示,今年冬季国内游截至目前尚未出现火热的势头,包括往年吉林长白山等热线现在都不温不火,而很多市民冬季极少选择江西、湖南、重庆、四川等省市出游,因此冻雨灾害对旅游的影响并不明显。
针对冻雨是否会影响刚刚上线的春节线路时,郭玲梅表示:“国内游截止收客时间较晚,因此尽管现在南方出现冰冻灾害,但是预计不会影响到游客的报名。”
本市·菜价
豆角价格 一周涨七成
晨报讯(记者 孙韬)元旦起出现的冰雪已导致湖南、贵州等省市高速公路受影响。记者调查发现,受交通、物流迟滞影响,部分进京南菜价格上涨。其中豆角类涨幅较大,甚至出现3天涨一成、一周涨七成的态势。
昨天,记者在多家农贸市场调查发现,不少农产品价格上涨。豆角更比一周前贵了不少。在通州区北苑附近一处菜市场,豆角已卖到六七元一斤。据部分经销商分析,春节来临、消费量增加是带动部分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此外,近期全国大面积的低温雨雪天气给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的生产和运输带来困难,也成为影响价格的一大因素。
新发地市场昨天的价格监测显示,1月5日与1日对比,柿子椒、尖椒、架豆等品种蔬菜价格有所上浮。据该市场分析人员介绍,新发地市场冬季蔬菜主要供应地区是河北、天津、山东、东北地区及海南等地,受雨雪天气影响不大。而南方受灾省市销往北京的菜量并不大,其中产自云南的豆角进京要途经湖南,受当地交通影响严重,涨价幅度比较大。
此外,由于北方气温较低,致大棚菜价上蹿。受扩散南下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中国中东部将先后有4~6℃的降温。相关人士预测,预计后期蔬菜价格会稳中略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