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聂宽冕)蜱虫风波刚刚平息,近日,回龙观一建筑工地再闹虫灾。数十名建筑工人被不知名的虫子叮咬,出现严重的红肿瘙痒,晚上难以入睡。许多工人担心咬人的虫子是蜱虫。昨天,昌平区疾控中心消毒科工作人员根据送来的样本确认,咬人的不是蜱虫,而是臭虫。
近日,位于昌平区文化西路南口的一建筑工地生活区内,30多名工人被一种不知名的虫子叮咬。工人彭女士称,上月28日,她的右胳膊被一只小虫叮咬,之后很快鼓起红色大包,并伴有灼烧一般的瘙痒感,只能靠抓挠来止痒。大包抓破后,流出黄色的脓水和血。
前天,记者在工地见到了彭女士,她的两条胳膊上布满了结痂的大包,已经连成一片。20多天来,小虫仍经常出现,已经有30多人被咬。在场的十几名工人展示了身上的咬痕。工人小王说,小虫有米粒大小,红褐色,8只腿,有触角,只在夜间出没,“被咬后我们特别痒,晚上没法休息,白天干活没精神”。
工地管理方得知这一情况后,连续喷洒了几天敌敌畏,但收效甚微。由于和出现蜱虫的龙泽苑西区相隔不远,有工人怀疑咬人的虫子是蜱虫,十分害怕。按照他们的指认,记者取了几只虫子,送交昌平区疾控中心检验。
昨天,昌平区疾控中心消毒科一名工作人员称,这种虫子不是蜱虫,而是臭虫,被它叮咬的人体不会有大碍,“如果觉得身体不适,还是建议去医院看看。”该工作人员称,臭虫多藏于木板的缝隙之间,由于工地生活区的建筑多用木材搭成,比较容易被其寄生。他建议用菊酯类的杀虫剂往床板缝隙内喷洒,并将床板和被褥在阳光下暴晒后即可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