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化行业年终综述
[ 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0/4/25   ]

自今年下半年以来,逐渐走出自去年三季度以来的低迷状态,石油行业回升步伐明显加快,石化产品市场行情出现上扬势头,业绩大幅上升,不少关键指标均出现同比、环比增速的双增长。例如传奇私服,精对苯二甲酸(PTA)期货价格6月9日只有6638元/吨,到了8月5日却达到8458元/吨,上涨了27%。

我国石化行业12月份国内经济进一步反弹,一些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进入新的增长期。由此显示国内石化市场已露出“春的生机”,也标志着石化全行业企稳回升,正在穿越金融危机“寒冬”。

金融危机对我国石化行业影响深刻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因下游需求减少,国内各石化企业产品销售普遍艰难,大量产品胀库,无法变现,加剧了经营困难;由于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大幅震荡,导致企业措手不及,一些原材料也出现大量库存;随着供需矛盾深化和产品价格下降,石化企业的赢利压力不断增加,投资效益也受到严重打击。

但是,金融危机对国内化工行业的影响并不仅仅是不利因素,企业还可从中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当前需求因素导致油价下跌,降低了产业链中下游化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石化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依靠技术进步,针对高端石化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的市场形势,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赢利能力。

因此,从整体上说,目前仍是机遇大于挑战,尤其对于那些大型化、规模化的石化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国际金融危机不会也不可能根本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作用下,石化行业向前发展的基本态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也就是说,我国石化行业仍处在发展的一个战略机遇期。

当前,石化行业面临的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时机,一大批企业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高能耗、高污染等原因被淘汰,与此同时,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产品迎合市场、注重节能环保的企业则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今年上半年石化行业业绩分化明显

在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下,2009年上半年,我国石化产业产值逐月增长,利润降幅也逐渐缩小,行业运行呈现低位企稳回升态势。 这一趋势在石化板块相关上市公司的中期业绩中得到了体现。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化工加上石油开采类共176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完成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61%,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3.01%。分季度看,这些公司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一季度环比上升21.75%,二季度环比大增82.05%。全部上市公司上半年完成净利润同比下降13.76%,二季度则环比增长36.27%。分析人士认为,行业数据二季度大幅超越一季度,证实了相关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确实出现了逐月环比回升的态势。

不过,由于石化行业涉及到一个很长的产业链,该链条上处于不同位置的企业回暖速度并不相同。有行业研究人士表示,根据申万的行业分类,化工业包括7个子行业,再加上石油开采业共8个子行业,上半年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只有3个:即石油化工、化纤和橡胶,其他同比均出现下降,并且,化学制品和化学原料这两个子行业中期业绩仍然亏损。不过,该人士也强调,从季度环比看,分属不同子行业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大多是增长或减亏的,这表明近几个季度公司经营整体上在好转,与宏观经济形势相一致,只是程度上存在差别。

具体而言,位于产业链中游的石化(炼油)行业上半年表现最为突出。根据天相投资顾问的统计,2009年1至6月,石油石化行业13家样本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4.9%,其中,炼化板块同比增长289.8%,而石油勘探开发板块下降6.2%,油田服务板块下降33.85%,销售板块同比上涨3.33%;炼化板块在行业净利润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4%扩展到了40%。下游的化工行业中,化纤业表现较好,中期净利润同比上涨了一倍多。

“石化行业这么长的产业链,决定了不同企业的业绩主导因素以及上半年所面临的生存环境都不尽相同。”有业内人士表示,他分析认为:炼油板块表现之所以鹤立鸡群,是受益于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去年年末开始施行的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使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基本保持了一致,因此企业炼化业务得以扭亏为盈并保持了适当的利润;而除化纤外下游化工行业普遍表现平平,则反映了同期市场需求不畅、原材料价格上涨不能有效传导等状况。

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巨头业绩贡献近九成

事实上,行业巨头中国石化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幅逾330%的惊人业绩表现,正是对上述有关炼油行业分析的生动写照。中国石化在业绩公告中称,2008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升,境内成品油价格从紧控制,中国石化炼油业务出现巨额政策性亏损。今年以来,国内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国内炼油业务扭转亏损局面,炼油业务成为中石化盈利重要支柱,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公告显示,上半年中国石化炼油板块盈利199亿元,而去年同期该板块则亏损了465亿元。此外,基于相同的原因,另一大巨头中国石油(601857)炼油销售板块也由去年上半年的亏损590亿元转变为了今年的盈利近172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炼油业务不仅是中石油和中石化业绩保持稳定或大幅增长的重要贡献力量,也是整个石化板块中期业绩优于上市公司整体水平的核心因素。根据业内人士的分析,石化板块业绩增长主要是得益于两大巨头业绩的增长。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一季度实现利润环比增长78.72%,二季度环比增长35.83%。从绝对数看,全部石化类公司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264.71亿元,而其中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公司合计二季度环比就增长236.09亿元,占比近九成。

当然,由于经营业务不尽相同,两家公司的业绩增长也存在差异:作为国内最大的炼油企业,中国石化更多地享受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利好效应,从而实现业绩大幅增长;而作为国内产业链最为完善的中国石油,其石油勘探生产业务却由于国际油价较去年同期的大幅回落而出现了经营利润的同比降低,并因此部分抵消了炼油板块的丰厚利润,导致业绩略有下降。

子行业复苏先后不均

对于行业下半年的业绩表现,业内人士普遍表示乐观。中信证券(600030)行业分析师认为,下半年,随着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进一步实施,石化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步伐加快,以及油气定价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石化行业的发展有望继续向好。对于仍将继续影响行业复苏之路的国际原油价格,该分析师认为,今年下半年,原油价格很难再现去年至今年上半年的极端油价,目前60美元至80美元的油价水平既有利于经济的恢复,更是企业业绩弹性最大的油价区间。

不过,正像上半年石化产业链上的企业没有能够均衡分享经济回暖的阳光一样,下半年,各子行业的复苏步伐仍然不会齐头并进。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上游的石油勘探生产部门,中长期看好的前景毋庸置疑;随着国际油价企稳,中游的炼油业也会因为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执行而获得比较稳定的收益;但中下游各子行业则会面临差异较大的经营环境,随着包括出口在内的终端消费逐步好转,一些行业已开始逐步恢复,如化纤、轮胎等仍将向好,但化学原料等行业可能还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出现明显好转。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国内、国际两个因素影响了下半年经济运行趋势。国际因素有:一是世界市场需求疲软,直接影响我国石化产品的出口,特别是对外市场依赖性较大的行业,如橡胶制品、无机原料制造、化肥等行业,需要一定的出口平衡国内的生产,以缓解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二是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国外部分石化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将会导致国内相关行业竞争加剧、效益下滑、生产萎缩。国内因素有:一是宏观政策,上半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减轻企业负担的财政、税收等扶持政策措施。截至目前,石化行业已恢复和提高了1150个税则号的石化产品出口退税率;大部分化工产品出口退税率已调整恢复到9%至13%。下半年,政府仍将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宏观政策以保持稳定和连续性为主,但可能会根据情况在某些方面做些微调。二是国内市场需求,总体来看,上半年国内总需求的扩大,对石化产品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下半年国内市场对石化产品的需求可能会保持一种缓慢增长的态势。

回升势头将延续但速度不会太快

石化市场企稳向好要有需求的支撑,从总体上看,目前回升的需求会否延续?

汽车工业是石化产品的重要用户。汽车行驶不仅要耗用成品油,而且其制作材料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塑料和合成橡胶,汽车兴则石化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字,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7.69%,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有专家表示,比较中国、日本和韩国汽车市场起飞后的特点,尽管我国汽车需求增速低于日本和韩国,但起飞期的延续时间将比日本、韩国长。我国人均机动车保有量将随人均GDP呈S型增长。目前汽车千人保有量为37.7辆,这标志着汽车市场即将进入起飞期,未来需求令人乐观,石化行业必然因此受益。

今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措施,石油化工行业下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降幅逐月缩小;部分石化产品市场价格环比回升;部分大宗产品需求有扩大的迹象;化工行业投资增长稳定。对石化行业的发展前景,人们还是应该抱有充分的信心。

尽管石化产品需求出现了回升势头,但业内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仅仅是“低位缓步”的企稳向好,回升幅度有限。上半年国内石化市场总体需求疲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行业经济仍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运行基础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从国际上看,金融危机走势依然前程未卜,受此影响,国际油价反复振荡的情况还会出现。油价过快上涨将导致上游产业提前复苏,但高油价推动下游成本增加,需求未有效复苏会导致成本传导不畅,反过来抑制下游需求恢复。事实上,国际市场对石化产品需求疲软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从国内看,石化产品供应增长压力逐步显现。由于韩元贬值、欧美需求萎缩、中东新建产能进入集中投产期,大量进口石化产品冲击国内市场。与此同时,今年世界新增乙烯产能1064万吨,94%的装置位于中东和中国,其中中国新增能力达300万吨以上,这将不可避免地使石化产品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竞争剧烈、利润减薄的困难局面。

满足需求、引导需求、创造需求是石化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应该成为企业永恒的追求。面对不断变化的复杂市场,石化企业惟有千方百计扩大市场份额,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投资时机已经涌现

石化行业能够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人们渴望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尽管全球金融领域、大宗商品和信贷市场出现了大幅波动,石化行业也确实处在一个十分独特的时期,但从长远来看,石化产品需求仍将强劲。同时,亚洲经济的发展也给很多身处亚洲的企业带来了机遇,比如印度信诚公司和中石化、中石油依托本地石化产品需求的增长提升了公司的地位,中东廉价油气资源让沙特基础工业公司迅速崛起。这种全球性的巨大变化也让埃克森美孚看到了一个机遇。埃克森美孚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也期望利用亚洲市场的快速增长和行业发展新趋势来扩大自己。

虽然石化行业正在经历一个十分困难的时期,但同时也有不少机会已经涌现。埃克森美孚认为,现在各种原材料和建设费用相对低廉,寻找人才、发现人才相对容易,因此是投资的好时机。同时,从长远来说,技术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关键因素,其中不仅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如何将创新成果应用在已有的工艺上面,通过新的技术给客户带来新的产品和新的价值。因此,埃克森美孚一方面在推进中国福建的一体化合资项目以及在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等国的投资项目,另一方面还不断加大技术投资。他说,以前中国市场可能更看重价格问题,相对便宜的产品会更畅销,但他们发现目前中国客户对新产品显示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中国客户开始更愿意尝试新技术。所以教会客户如何使用这些新产品,对新的技术和产品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随着经济好转、产能布局调整,通过不断进行技术调整和产品优化组合,石化企业依旧可以给股东带来高回报。比如埃克森美孚通过不断健全各种装置,提高工厂的运行效率,应用新的技术不断开发并推出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改善运营和原料供应,以及形成聚乙烯、聚丙烯这样的大宗产品与抗周期性能力较强的特种化学品相结合的产品结构,2008年的投资回报率仍高达20%。业内专家表示,石化行业虽然短期内面临挑战,但长期来讲仍比较乐观,危机过后石化业还会很赚钱。

 上一篇文章: 天然气需求超速膨胀 产业链发展滞后
 下一篇文章: 天然气:未来20年发展最快的能源
顶部】【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信息
  中石油最大炼化项目事… 
  教育考试制度改革方案… 
  外交部回应核弹头数量… 
  神十本月中旬择机发射… 
  李克强应约同欧盟委员… 
  6000家机构承诺不接受… 
  广西将正式施行艾滋病… 
  北京人力社保局:建议…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如果您需要我请点我... QQ:630654366
返回首页联系我们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服务回到顶部
皖ICP备05013160号
网络实名:燃气表网 通用网址:燃气表网
服务电话:0551-3448670 传真:0551-3448670 手机:13966768269 E-mail:gmeter@126.com
(C)版权所有:燃气表网 网址:www.gmeter.cn  www.gmeter.com.cn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38号